教学成绩落后、优质生源流失、缺少名师……面对一系列发展困境,近年来,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双安镇中心学校实施“质量立校、教研兴校、特色活校”的发展战略,坚持党建领航,上下齐心,砥砺深耕谋发展。

党建引领活动力

“校领导、党员教师要冲锋在前、率先垂范,‘发挥三个带头’作用,高标准、严要求,在行动上树榜样、立标杆,发挥‘领头雁’作用。”在这一理念引领下,学校以建设“学习型、实践型、廉洁型”党支部为切入点,积极营造务实肯干、拼搏奋进、风清气正的教育风气,激活学校发展的“原动力”。工作中,坚持校委委员、党员教师包抓教研组、年级组,“一对一”地包联“问题班级”“问题学生”,啃“硬骨头”;依托“青蓝工程”等途径,通过办讲座、上示范课、组织听评课等活动,发挥骨干教师“领、传、帮、带”的作用,比、学、赶、超蔚然成风;积极为中青年教师搭建学习、历练、成长的平台,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,发挥“主力军”作用。

教研教改筑基石

2023年10月24日,一场课堂教学改革培训会在学校会议室举行。一改往日“领导台上讲,老师台下听”的模式,把培训会变成了“模拟课堂”,培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学习情景、游戏活动、激励评价等“课堂环节”,让参训教师亲身体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“应有的状态”,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培训效果。

近年来,学校主动与紫阳县师训教研中心对接,针对发展滞后、经验匮乏、教师信心不足等乡村学校教学改革发展中的“瓶颈”问题,采取了学校根据实际问题“下单”、师训教研中心“把脉问诊、量身定做”的送培送教模式,帮扶更加精准,效率也大大提升。2023年,紫阳县师训教研中心先后4次组织省市级教学能手、学科带头人、优秀教研员到该校开展“订单式”送培送教活动。

在“引进来”的同时,学校还积极鼓励教师“走出去”,充分利用国培、省培、“三级三类”骨干教师培训等平台,拜师学艺,学习取经。2023年,教师外出培训达130余人次,基本实现了每人每学期外出培训一次的目标,培训经费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8%。2023年,在市县举办的教学能手评比、作业管理与设计、教师素养大赛等活动中,先后有20余人获得奖励。

关爱“留守”解难题

贝贝(化名)是一名留守儿童,由于爷爷奶奶的溺爱,性格急躁,易爆易怒,经常在班上大吵大闹,让老师们十分头疼。了解情况后,学校决定由党支部书记明平成负责“一对一”帮扶。深入了解情况后,明平成发现该生主要问题是不爱学习,沉迷手机,理想不明确,但是比较喜欢运动,爱打篮球。于是,明平成就鼓励他加入学校篮球队,下午经常陪他打球。在获得贝贝充分的信任后,又给他购买励志类书籍,并利用每周三的交流谈心,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。通过一学期的努力,贝贝不仅当上了班里的安全委员,也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。

针对留守儿童人数多、分布广、家庭情况复杂等重点、难点问题,该校实行“校长、副校长、各部门、班主任、代课教师”多级联动、全员参与的帮扶工作机制,落实“责任到人、帮扶到人”的“一对一”“多对一”的结对帮扶措施,坚持“育人”与“帮扶”两手抓的策略。通过帮扶教师定期谈心谈话、心理疏导,举办研学旅行实践、大家访等活动,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,加大留守儿童德育的力度和学习、生活上的关心帮助,引导他们努力学习、快乐生活、健康成长。

家校共育促成长

“孩子,今天是你的生日,请原谅妈妈没有陪伴在你的身边,妈妈在这里祝你生日快乐。”“我的宝贝,不知不觉中你又长大了一岁,妈妈希望你好好学习,尊敬老师,与同学和睦相处。”……这是该校一次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上视频连线时的感人场景。

该校留守儿童多,学校便想方设法做好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。同时,以“家校共建提升工程”为抓手,利用家长会、大家访、教学开放日、微信群推送等途径,宣传普及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育人方法,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辅导,并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,促进学校对各项工作的剖析、反思和完善。

随着一系列措施的落地实施,学校教学质量明显提升,2022、2023连续两年中考综合成绩位居全县前列,连续3年社会问卷调查满意度达100%,走出了一条乡村学校“党建领航促发展”的办学立校之路。

责任编辑:黄蕊